焦慮、恐慌怎麼辦?心理師分享擺脫焦慮的方式

撰文者:陳冠儒 諮商心理師

 

想像一下,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在房間玩玩具,突然一隻大狗狗跑進了房間。通常在這個時候,這個孩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頭看自己的母親,如果這個母親臉上顯現的是驚慌,那麼這個孩子也會很快感受到這樣的情緒,開始哭了起來,相反地,如果這麼母親顯現一派輕鬆,那麼這個孩子也會認為沒有什麼好怕的。

 

大腦當中,負責這個過程的,是「鏡像神經元」,這個神經元讓我們可以感受對方的感覺。從小時候開始,我們透過學習照顧者的反應,來獲得一種面對這個世界的方式。

你知道嗎?人們的原始恐懼只有兩種,分別是對極端高度的恐懼,以及對極大噪音的恐懼。這兩者在出生後的六個月,就已經發展完成。而其他種類的焦慮,都是後天學習而來的。

而談到學習,也代表著我們的神經形成了大量的突觸,進一步讓某個動作可以自動地運行。孩子們也會學習父母的反應,如果父母們對某件事物抱持恐懼態度,孩子也會學習起來,對於這件事物,在心中形成一個根深柢固的恐懼。

所幸,許多的焦慮是後天學習而來的,所以我們也仍有機會將之捨棄、荒廢,現代大腦科學研究已經有許多的成果,能夠幫助我們改變這種焦慮的迴路,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為什麼會有恐慌發作呢?

恐慌症狀的成因有很多種,除了被忽視的警告信號(如:無法專注、感到無力感,或是常常頻尿、長皰疹),或是服用了可能造成恐慌發作的物質(如:濫用藥物、抗生素過敏、缺乏維生素、食物不耐症…等),另外一個,就是負面想法的影響,讓我們對自己抱持「蓄意的悲觀」。

在筆者的治療情境中,當患者對身體狀態抱以極端的恐懼與負向詮釋,那些胸悶,心跳加快、手腳發麻、冰冷,便很容易因為「用力」想要平靜或放鬆的念頭,而越來越劇烈,也讓身體越來越緊繃。就像是被按摩的時候,只要不斷地哀嚎與緊繃,好像師傅推拿的每一下就會越來越痛,讓自己越來越難忍受。

不斷談論焦慮,為什麼對患者的傷害多於幫助?

 

你是否常常日復一日地操心、煩憂不好的事情會發生呢?你是否從小就被訓練成蓄意的悲觀呢?

第一段曾經說過,我們的大腦神經元會因應學習而形成既定的迴路,因此,當我們在焦慮方面的訓練受得夠多的話,大腦在「找問題」方面,比起「找機會」就會有效率得多。

若沒有適切的引導,單純地讓患者重複敘述焦慮的內容,極有可能會使患者不斷在自己的敘述內容中找到更多負向的線索,也讓自己的焦慮越來越擴大。

 

那麼,面對恐慌與焦慮,我們可以如何應對呢?

 

過往在面對潛在的危險時,潛意識會將這些訊息蒐集起來,同時創造出焦慮的反應,提醒你避開危險。當我們越來越不去聆聽自己內在的時候,這種焦慮或恐慌可能就越來越劇烈。

而面對這樣的情況,除了藥物的治療之外,我們也需要透過正念治療、生理回饋訓練等方式,學習安頓自己的焦慮,不再只是擔憂危險的發生,而是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條件,例如:人際關係、工作環境、物質消費。一旦你展開了必要的改變,潛意識就會停止「不斷以焦慮來提醒你」的動作。

為了讓你的大腦獲得正向的改變動能,我想邀請螢幕前的你,跟著以下步驟操作,替大腦編寫新的神經迴路:

1.思考以下問題:「如果你的生活真的很棒,那會是什麼樣子?

拿起筆,試著在紙上寫下十個句子,描述看看這種生活是什麼。

 

2.只以正面的方式表述:

如果你寫「我再也不要感到恐慌」,潛意識會將「恐慌」兩個字保存下來,重複提醒你,反而讓你更容易恐慌。

先前的你,已經花了太多力氣在思考人生為何這麼困難,然而,如果你把精力轉換成思索如何活得更輕鬆,你的大腦可以激發出不同的能力。因此,我想請你拿掉否定的敘述,改成如:「我的心情會很愉悅」的正面敘述,協助大腦切換不同的敘事方式。

 

3.請以現在式描述:

當我們在思索一件事情的時候,也會在腦中形成許多的神經元,因此以現在式的方式表達你想達成的事情時,你的大腦會開始跟著想像達成時的樣態,從而反映在身體的感受當中。因此,像是「我正處在一段美好的伴侶關係中」、「我正在墾丁海邊民宿度假」,都是一個不錯的例子。

 

4.句子請具體,而且要自己能夠達成

將句子寫得越具體,大腦便能夠想像得越鮮活、細緻,而那些像是「我會過得很棒」、「我會很幸福」等泛泛的描述,對於神經元的連結改變影響並不大,因此,請將敘述調整得更加具體,如:「我可以開著車到處兜風」、「我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同時保持滿滿的活力」。

此處也需要留意,目標的句子最好是自己可以達成的,最好不要取決於他人。無論是你的伴侶、上司、家人、政府,都不需要對你的人生負責,因此,請為了自己的人生做決定!

 

5.每天用「五感」經驗你寫下來的十個句子:

寫好十個句子之後,我邀請你每天花二十分鐘,盡可能地以「五感」的方式去想像與體驗,當這些句子被達成的時候,你會看見什麼畫面?聽見什麼聲音?會有什麼樣的氣味?嘗起來如何?你又會碰觸到什麼?

盡可能地找出許多感官體驗的新細節,當你提到「開車出去海邊兜風」的時刻,想像著你正開在北海岸的濱海公路,一邊喝著冰咖啡,聽著車內的抒情音樂,一邊打開窗吹著海風…等。當你越能夠想像出更多細節,大腦也將會構築出更多新的神經元,協助你離開原先焦慮的迴路,進而編織出更多正向的神經網路!

 

*本文主要內容整理與摘要自Klaus Bernhardt所著「零恐慌!:神奇十句法訓練大腦永久擺脫焦慮恐慌症」一書。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