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暈眩,感覺快死掉 – 「恐慌症」找上你了嗎?

撰文者:振芝診所 陳柔安 實習心理師

 

「我不曉得自己怎麼了,沒有什麼徵兆或特定原因,但就是會突然開始胸悶、心悸、頭暈,嚴重起來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與快要昏倒的感覺。做了一系列檢查,都告訴我身體一切正常,最後總是以「自律神經失調」告終,或得到一句『你只是壓力太大了』。

「不管我怎麼讓自己休息,胸悶的感覺還是會不時出現在生活中,並且頻繁的出現,隨時擔心狀況是不是又要突然發生,常常讓我感到精疲力竭。真的很難相信只是壓力太大了…」

很多人在第一次遇到上述狀況時,都會手足無措,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絕症。更挫折的是一系列身體檢查後,始終查不出來究竟是怎麼回事。直到不可預期的失控感爆發,經歷到「就像要死掉了」的感覺後,才知道這種瀕死、盜汗、喉頭緊鎖的狀況稱為「恐慌發作panic attack」,當這些反應已成為一種困擾生活的常態時,即稱為「恐慌症」。

 

恐慌症?那是什麼?

近年恐慌症被列為二十一世紀的文明病之一,卻還少有人認識它。缺少了對於恐慌症的相關認識,造成求助過程的延長及碰壁,同時增加了患者承受不舒適及擔憂的時間。

恐慌的核心為「焦慮」,因此當有促發讓個人感受焦慮的情境、想法、感受出現時,都有可能會進一步引發恐慌的反應。一般發作時,事實上並無真正的危險存在,身體卻會表現出面對強烈危險時的反應,同時可能在任何時候發生。

因此當事人常會困窘於擔心症狀的發生是不可預期之,而日常生活也進而受到影響,例如減少一個人的外出、刻意避免空曠或擁擠的地方、不敢與朋友聚餐等等,導致生活上也出現困擾。以上這些是恐慌患者容易遇到的困境。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五版,有以下的準則:

A.反覆的非預期性恐慌發作。恐慌發作是突然一股強烈的恐懼或強烈的不適,在幾分鐘之內達到高峰,並在這段時間內出現下列四個(或更多)症狀:

可以從平靜狀態或焦慮狀態出現此突發的加劇(surge)。

  1. 心悸、心臟怦怦直跳(pounding heart)、或心跳加快。
  2. 流汗(sweating)。
  3. 發抖(trembling)或顫慄(shaking)。
  4. 呼吸短促或透不過氣(smothering)的感覺。
  5. 哽塞感(feelings of choking) 。
  6. 胸部疼痛或不適。
  7. 噁心或腹部不適。
  8. 感覺頭暈、步伐不穩、頭昏(Iight-headed)、或快要暈倒(faint) 。
  9. 冷顫(chills)或發熱的感覺。
  10. 感覺異常(paresthesias) (麻木或刺痛的感覺)。
  11. 失現實感(derealization,不真實的感覺)或失自我感(depersonalization,自己心智和身體脫離的感覺)。
  12. 害怕失去控制成「快要瘋了(going crazy)」。
  13. 害怕即將死亡。
  14. 特定文化會出現的症狀(如:耳鳴、頸部酸痛、頭痛,無法控制地尖叫或哭泣)可能會出現。這種症狀不應該被列為四個必要的症狀之一。

B.至少其中一次發作有下列其中一或兩個症狀,為期1個月(或更久) :

  1. 持續關注或擔心恐慌再發作或發作的後果(如:失去控制、心臟病發作、「快要瘋了」)。
  2. 出現與發作相關、明顯適應不良的行為(如:用來避免恐慌發作的行為,像是避免運動或避免不熟悉的情境)。

C.此困擾無法歸因於某物質(例如:濫用的藥物、醫藥)或另一身體病況(如: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肺疾病)的生理效應。

D.此困擾無法以其他精神疾病做更好的解釋(如:社交焦慮症,恐慌發作不僅是對害怕的社交場合所發生的反應;如:特定畏懼症,不僅是對特定的畏懼對象或情境所發生的反應;如:強迫症,不僅是對強迫思考所發生的反應;如:創傷壓力症,不僅是對回憶起創傷事件(reminders of traumatic events)所發生的反應;如:分離焦慮症,不僅是對與依戀對象分離所發生的反應。

備註:實際的診斷需要醫師進行完整的病史詢問以及檢查。不止是恐慌症會出現「恐慌發作」的情形,其他精神疾病像是憂鬱症、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又稱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 disorder)…等,都有可能出現恐慌發作的症狀。

 

面對恐慌,我可以怎麼辦?

 

一、急性發作當下建議:

1.五感定位法(提供給暈眩感者)

在感受到暈眩感上升,自己快要失控時,可以試著找出五樣眼睛所能見到的東西、四種耳朵聽見的聲音、三種身體的感覺、兩種可以聞到的氣味及一種可以嚐到的味道。並在自己多停留在每一種覺察上面,藉由感官的定位,讓自己的注意力從發散轉為聚焦於當下,進而協助自己的自我感能提升。

2.找定位點,不聚焦於焦慮感本身

讓自己的思緒,停留在將注意力從焦慮感本身轉開的任何事物上,或許是現在眼前看到的景象,仔細觀察景象中有什麼以及它是否是靜止不動或一直變換等等,觀察可以是一個定點亦可以是延伸的一系列覺知。

3.冥想

當焦躁感出現,若是可以就找一個舒服的地方讓自己坐下或躺下來。而後可以試著想像自己在一個喜歡且放鬆的地方。例如自己躺在沙灘上,有陽光灑在自己的身上,感覺得到溫暖;或浸泡在海水中,感受到海水的冰涼感等等。(延伸閱讀 焦慮、恐慌怎麼辦?心理師教你擺脫焦慮的方法。

 

二、平時保養可以做什麼:

1.正念-身體掃描

幫助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達到釋放壓力、遠離焦慮。在練習感知自己的身體部位中,也可能發現自己習慣在哪些部位以哪些方式累積壓力,也就能提前開始關注這些區域及找到其他方式來因應壓力。練習過程中,可以搭配身體掃描音檔或自行練習。

參考連結『振芝醫療』: https://youtu.be/L2ZnM2irz1w

2.編織大腦中新的神經元網路

在原先的反應下,已在腦中形成了某一種迴路,當促發情境再次發生時,大腦將很本能的按造原先的迴路產生反應。因此,想破除恐慌症的發作,可以藉由創造新的迴路,讓自己在面對到相同徂發情境時,能產生出新的反應方式。

例如:在擁擠的情境下,容易開始出現煩躁感及胸悶、暈眩的反應。新的迴路可以藉由,當煩躁感出現時,先釐清自己煩躁的原因,而後在心裡告訴自己,這個空間裡現在有很多人,雖然我不能按照自己平時走路的速度,但是稍微放慢一下,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等等。

 

三、治療方式建議:

1.先確認非身體的疾病引起:

當出現上述症狀,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恐慌前,因先排除身體上的疾病(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肺疾病),或可能是攝取了某些物質而可能造成的結果(例如藥物濫用),再進一步至精神科門診,讓醫師進行判斷。因社交焦慮症、特定畏懼症、強迫症、創傷壓力症、分離焦慮症等,均多少會出現相類似的反應。

2.藥物治療:

剛開始進行藥物治療,會需要有一段尋找適配藥物的時間。也就是醫師會開一星期的用藥,讓患者試試看,服用後是否會有不適應的副作用,若不適應的程度是大的,會再嘗試以其他的用藥來替換原先的用藥,直到患者可以接受,不會出現太大不能適應的副作用為止。因此,找到合適用用藥而開始以藥物來調整,也是需要至少一星期的時間。

許多人可能會一出現不適應,就自行停藥,或一直換其他間診所就診,這其實是很可惜的事情,一面也在延長治療時間。這裡會更多建議,感受到自己因用藥不舒服時,可提早回診,與主治醫師討論用藥出現的種種反應,讓醫師清楚暸解後,會更有效的調整到合適的用藥。

也會有些人擔心,要是一開始吃藥,是不是就是一輩子。對於恐慌症來說,藥物是暫時性的輔助,但也要有心理準備,從面對恐慌症發作,到已能穩定而不在服用藥物。是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來調適,可能需要一兩年或更長,實際所需時間長短則因人而異。

3.心理諮商(談話治療、藝術治療):

除了身體上的神經傳導物質以藥物的方式來調適外,心理治療可以協助患者釐清是否有什麼事件、想法,在困擾自己,又或是哪些特殊情境、心態下,有可能促發恐慌的發作等等。進而晤談中,心理師會與個案一起討論,可以怎麼樣有效的來面對目前的困擾,甚或在諮商適中一起進行練習等等。讓面對困擾的方式可以不同於以往,可能僅能被動的一次又一次的想起、經驗其中,而後再努力地靠意志力讓自己穩定下來。

 

參考文獻:

  • Amanda, C.(2020). 你可以敏感,但不要被敏感控制:在生活中找到駕馭自己,增加能力的高敏感族練習題(梁若瑜譯)。台北市:大田。
  • Klaus, B.(2017). 零恐慌(王榮輝譯)。台北市:本事出版。
  • 《DSM-5精神疾病鑑別診斷手冊》(DSM-5 Handbook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1e)。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