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科就診指南-以振芝診所的服務為例

身心科就診指南

撰文者:鍾華玉實習心理師

審閱者:洪敬倫 醫師

內心充滿厭世感、負能量爆棚、看誰都不爽、失眠、食慾不振、心情低落、緊張、焦慮不安、眼前突然一片黑、腦袋斷線、記憶斷片…我到底要不要去看身心科呢?

 

大家想到看心身科,似乎總會百般猶豫,許多人可能覺得看醫生是心理健康的最後一道防線,不到難受得不得了,或是真的很嚴重,就還不用看醫生吧。過去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在振芝診所實習改變了我的看法,現在我認為到身心科就診可以是心理健康的起點。

以下整理我在振芝診所跟診時的觀察、電話關懷就診民眾的經驗,及平常與醫師的對話來回應常見的猶豫或疑問,幫助大家更了解身心科所能提供的協助。

 

Q1:我覺得看身心科很羞愧,是不是代表著我是失敗、懦弱跟軟弱的?

 

這讓我想到網路上的一篇漫畫《既然難過到想死幹嘛不辭職」的理由》,裡面描繪了在精神狀態每況愈下的過程中,人會漸漸會將出路或求助機會圖上記號「不要讓爸媽擔心」、「會給公司帶來困擾」、「這樣只是抗壓性不足」、「只要撐過現在就好了」、「還可以再努力一下」等等,漸漸地就看不見其他的可能性,左右兩邊一片黑暗,痛苦卻又無路可走。

情緒困擾的成因可能有很多面向,這些面向加總起來形成惡性循環,「感到羞愧」、「對不起家人」、「自己還可以再撐一下」是常見的反應,只是這可能像漫畫中所形容的一樣,更加把自己推向毫無出路的地方。

請把來到身心科看診當作是打破惡性循環的其中一種方式,讓醫生與您一起釐清惡性循環的模式,慢慢地打開其他的出路。

 

Q2: 我沒有很嚴重/我沒有精神病,應該不用看醫生吧?

 

過往大家對身心科的印象是治療精神病(例如思覺失調症),然而2010年台灣「常見的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焦慮症)盛行率約為23.8%,換句話說,大約四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為憂鬱症、焦慮症所苦。2020年,台灣有205萬人因情緒問題就診,試想如果加上有心理困擾而未曾到身心科就醫的人、還有陪伴者及家屬,受到影響的人數可能比205萬更多。

受到身心問題影響的人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知名人士分享自己的親身經驗,例如阿滴理科太太,社會大眾對身心疾病的認識更多了,污名化的情形改善許多,身心科不再只是治療精神病,而是廣泛地服務受到情緒困擾的人,大眾已經越來越能夠接受為情緒困擾而來看醫生。

憂鬱、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被視作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理科太太分享:「得到文明病都是不得已的事情,如果您本身有這種困擾,對自己好一點,開始去求助吧。」

試著把看身心科當作是求助的第一站,讓醫生成為您的夥伴吧!

 

Q3: 看醫生也只是開藥,吃藥副作用很多/吃藥會吃壞身體,我不想吃藥,應該不用看醫生吧?

 

這也是我過去對於身心科的印象,實際在振芝診所觀察與學習之後,我發現看醫生的主要幫助不只是藥物,而是「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振芝診所的醫生,會根據個人的整體情形(包含情緒或壓力源、生理狀態、人際互動與生活型態等等),評估目前症狀的影響程度(輕度、中度、重度)和症狀發展的時間軸(急性期、持續期、維持期),建議您適合的治療方式。以憂鬱症為例,振芝診所的整合服務包含了:

看醫生不見得就等於吃藥,可以與醫生討論想不想吃藥的想法、對藥物或副作用的擔心、預算、時間等等您關心的事情,一起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

(延伸閱讀:憂鬱症等身心科相關症狀一定要吃藥嗎?

 

Q4: 看醫生真的會好嗎?

在我們心裡,「好」是什麼意思呢?在就診之前,也許可以試著想一下對自己來說「痊癒」是指什麼,作為「治療目標」,在就診時與醫師討論。對於「痊癒」的觀點,我們可以分為兩個面向來看:

1.吃藥有效嗎?我有可能不再吃藥嗎?

一般常見的想法是,希望吃了藥趕快好起來,然後趕快不要再吃藥,代表自己好了,就像感冒或腸胃炎,看一次醫生,吃三天藥就好了。相較於一般身體疾病的治療,精神科藥物和治療方式給人很極端的印象,要不是沒什麼效果,要不就是要一輩子吃藥。

這時我們需要對精神疾病的藥物有一些基本的認識。精神疾病藥物主要作用在於調節神經與生理層面,通常初期可能需要持續服藥1~3個月,藥物的作用才會讓人「有感」。因為藥物對個人身體的影響不一,有些人因副作用太難受、或者太心急,藥物還沒足夠的時間產生療效,便讓人有吃藥沒效的印象。此時建議定期回診與醫師討論,並給予藥物多一點點的時間,也給自己多一點點的時間。

當藥物從生理層面穩定症狀,生活情形也相對穩定一段時間,此時可以開始與醫生討論目前的進展、治療目標、預計停藥的時間點等等,根據醫師的建議逐步調整藥量。在減藥階段,有些人沒有跟醫師討論就自行停藥,反而引發身心不舒服,當後來又需要繼續吃藥以穩定症狀時,便會感到挫折,而在反覆吃藥、停藥的過程中,得到「好像沒辦法停藥,是不是就要吃一輩子」的印象。

在減藥階段有幾個關鍵:

(1) 聽醫生的指引調整藥物,如果有不舒服的反應,回診與醫師討論,降低減藥過程中不必要的挫折感。

(2)搭配心理諮商和學習自我照顧、壓力調適、情緒因應,增加支持感,預防復發。

然而停藥只是看待精神疾病痊癒的一種角度,有些人為了表現「我已經好了」的樣子,在身心狀態可能還沒調整好的情形下,為了停藥而停藥。那是真的痊癒了嗎?

 

2.身心健康的良性循環

 

對於「看醫生真的會好嗎?」這樣的疑問,有可能是來自於民眾的經驗,吃藥改善了症狀,可是只要一旦在遇到引發症狀類似的事情,還是會「牙起來」(台語發作的意思),又開始覺得是自己不好,又開始焦慮滿點,又開始恐慌發作,又開始暴躁,又開始想東想西睡不著。

身心健康包含了生理、心理、社會等許多層面,從情緒困擾演變成身心症狀的前奏常常是很類似的,剛好那段時間工作上有一個專案壓力很大,剛好那段時間家裡有事,工作家裡兩頭忙,忙到沒有時間休息,再加上剛好家人、同事、伴侶又在這段期間頻頻踩到我的雷,我就爆炸了或崩潰了。所有事情都一起來,生活中沒有一件好事,越沒有時間休息,就越沒辦法好好處理其中一件事,這一件沒處理好,其他的事情也就爆炸了,就是我們常說的惡性循環。

精神疾病的治療目標是透過多管齊下的治療方式,促進身心健康的良性循環。從這個角度來看,停藥或終止療程是良性循環的結果而非目的。

讓我們從振芝診所的案例中,一起認識整合治療模式如何幫助一個人離開惡性循環,進入良性循環。一位36歲已婚男性,因事業上遇到重大打擊而崩潰,情緒焦慮低落,胸悶腹痛、失去信心和決斷力,有自殺想法。經過「TMS治療」對腦區活性的調整,情緒與腹痛有明顯改善;搭配「心理諮商」協助個案釐清壓力累積的過程,探討怎麼樣減少自我批判,以及減少在工作、生活、人際上的負擔;再加上「練習正念」增強面對焦慮的自我調適能力。治療五個月後,個案已經很少受到情緒與腹痛的影響了。(此案例節錄自《憂鬱是因為你的大腦生病了》)

我們這個案例中認識了在身心科就診,可以跟醫生討論,根據個人身心狀況和治療階段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引進不同的資源,TMS或是藥物可以從生理層面幫助我們進入好的循環,當TMS或是藥物的輔助逐漸退場時,引進諮商、正念等其他的方法,幫助腦、身、心持續良性循環。

 

Q5: 看醫生的過程是怎麼樣呢?

 

「好不容易去看醫生,要跟他說明我的狀況,但是他可能只聽我說了一下,就給我診斷跟處方,怎麼知道他已經了解我的狀況?」

「我不知道我的問題,我就只是心情不好,我也講不清楚我怎麼了。」

在看身心科前,大家心裡的這些猶豫,可能源自於對於身心科看診方式的不熟悉。想到看身體疾病的門診,常常都是等很久,進去跟醫生講不到兩句話,擔心自己鼓足了勇氣進到身心科門診,也是一樣兩句話就結束了。

我們沒有辦法一概而論所有身心科門診的樣貌,若是以振芝診所為例,初診為預約制,會事先幫您預留足夠的時間與醫生談話。而醫生會從下列幾個面向來瞭解您目前的情形,也建議您在看診前整理一下目前自己的身心狀態,這樣在有限的時間內,比較有機會能夠充分與醫師討論。

1.您主要的困擾是什麼?困擾何時開始?當時發生什麼事?

2.與困擾相關的因素/受到的影響:

  • 生理:例如睡眠情形、飲食情形、身體症狀…等等。
  • 心理:例如情緒起伏、壓力…等等。
  • 社會:例如家庭關係、人際關係…等等。

3.曾經嘗試過面對困擾的方式?

  •  自己用哪些方式?例如運動、找朋友談、嘗試換工作…等等
  • 是否看過醫生?做過什麼檢查?是否吃過什麼藥?
  • 使用這些方式後,反應怎麼樣?困擾改善了多少?有什麼不足?

4.可以將對於看診或治療的困惑先寫下來帶著,幫助您在門診中提出與醫師討論。

身心科門診談話,主要在於討論現在的問題和治療上的決定。醫生根據專業詢問相關的事情,進行評估與建議,如果您覺得好像說不清楚自己怎麼了,只需準備上述內容即可,聽聽看醫生怎麼看待您的困擾,與醫生一同討論。

此外,健保門診時間較為受限的情況下,醫生問診可能會較為簡潔明快,討論的方向著重在治療方式的選擇,有時民眾可能感到講話被打斷。如果期待深度或豐富的心理談話,您也可以同時考慮選擇心理諮商。

 

Q6: 有誰會看到我的看診資訊?會對我的工作有影響嗎?

 

在法規與專業倫理的規範下,您的就醫資料會以保密的方式處理。可能會有的特殊情形大概有幾種:

1.個人申請:當您個人有請假、保險等需求,需要提供診斷證明或就醫紀錄時,可由您個人提出申請,診所會提供給您,文件由您個人保管與運用,不會在未經您同意的情況下,直接提供給第三者。

2.法院命令:若您正在官司之中,法院認為有提供就醫資訊的必要,當收到法院正式文書時,診所會在您知情的情況下提供相關醫療文件。

此外,若您選擇自費看診,您的醫療紀錄將不會紀錄在健保系統上。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幫助您更認識身心科,緩解一些看診前的憂慮,讓專業的醫療資源有機會協助您,增進身心健康的良性循環。(延伸閱讀:身心科就診的五大迷思

 

參考資料:

【書籍】:《憂鬱是因為你的大腦生病了》洪敬倫、唐子俊主編,台灣臨床TMS腦刺激學會合著。

【網路文章】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最新報告 近20年台灣焦慮與憂鬱症患者比例倍增

現況解讀》1年205萬人因情緒問題就醫 台灣人,你為什麼不快樂? – 康健雜誌

憂鬱症等身心科相關症狀一定要吃藥嗎?

身心科就診的五大迷思

 

【Youtube】

【#理民QA時間】我怎麼治好我的自律神經失調

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我學到的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