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依戀型人格測驗,5分鐘了解自己是屬於哪一種依附型態

撰文者 綻芯心理諮商所 謝孟霖諮商心理師

依附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當關係中的需求有被回應,個體比較能夠感到安全、信任。當關係中的需求沒有被穩定的回應,個體就會運用不同的方式試圖保護自己或者這段關係:有些人會開始透過表達對於對方的擔心試圖把對方拉近。有些人則會想辦法說服自己說:「我並不需要別人,靠別人不如靠自己」。不論是試圖把對方拉近或者用理性武裝自己,其實都是在想辦法讓個體感到安全、穩定,讓自己有受到保護的感覺,也正是所謂關係當中的需求。當這些試圖滿足自己關係當中需求的各種行為與因應策略一次又一次的展現,就會慢慢形成所謂的「依附型態」。

依附關係定義是什麼?

簡單來說,依附關係就是兩個人之間是如何彼此回應關係的需求。所有人都有安全、穩定、受到照護的需求,當一個個體(依附的人)的情感需求有被另一個個體(被依附的人)有所回應,這兩個個體就會產生依附關係。特別是嬰兒與孩童,他們和主要照顧者互動所形成的關係之如此重要,正是因為這是他們建立的第一段依附關係,這段關係將會引導他們與其他人建立的互動模式。

依附型態可以根據一個人在感情關係中「逃避的程度」以及「焦慮的程度」加以區分。「逃避的程度」越高,表示一個人對於過度緊密的關係容易感到不信任。他們傾向認為自己比別人來得可靠,也會覺得要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相當困難,因此通常不容易與他人建立與維持親密的關係。而依附型態中「焦慮的程度」比較高的人則相反,通常認為自己沒有辦法好好照顧自己,認為如果沒有依靠別人的話,自己就完蛋了,因此會需要伴侶提供穩定且具體的回應才會感到安全。

依附關係類型有哪些?如何區分4種依附關係差異性?

第1個提出「依附假說」(Attachment Theory)的精神科醫師John Bowlby,認為如果1個人能夠發展出正常、穩定的人際關係,那這個人應該在孩童期間有至少和一位主要照顧者有發展出安全的依附關係。後來發展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更進一步開發出不同的「依附型態」分類方法,幫助大眾理解什麼是依附型態。至於網路上常見的依附型態測驗,則都是以成人在戀愛關係當中「逃避的程度」以及「焦慮的程度」,將大家歸類為以下4大類:

1.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

在親密關係中逃避的程度和焦慮的程度都偏低的夥伴們屬於「安全型依附」。這些人比較能夠接近、信任他人,當別人讓自己失望的時候,安全型依附的人還是會覺得難過與沮喪,但是他們能夠安撫自己,找回自信,並且對於新的關係保持開放的態度。安全型依附型態的人內心的吶喊是:「一個人可以很好,在一起也可以很好。如果我用真心對待別人,別人通常也會用真情回應。」他們通常能夠在關係當中保有自己的模樣,也比較擅長與伴侶溝通彼此的需求。安全型依附型態的人通常能夠建立與維持比較穩定的關係。

2.焦慮型依附(Anxious/ Preoccupied Attachment)

在親密關係當中焦慮的程度偏高,逃避的程度偏低的朋友們屬於「焦慮型依附」。焦慮型依附的夥伴們在單身的時候很難感受到安全感,因此傾向在一段關係結束之後盡快找到下一段關係。他們在交往的過程當中也時常需要伴侶的安慰與承諾,而當這些需求沒有被滿足的時候會覺得很受傷,擔心關係是不是就要結束了?他們可能會想:「會不會是他不夠愛我?我做錯了什麼事讓他這樣?」焦慮型依附的人內心的吶喊是:「我好需要被愛,但我好擔心別人重視我的程度總是不及我重視別人的程度。我很想要跟別人靠得很近,但別人不見得能夠接受這樣的我。如果他不能接受,那他會不會就這樣離我而去?」

3.逃避型依附(Avoidant/Dismissive Attachment)

在親密關係當中逃避的程度偏高,焦慮的程度偏低的夥伴們屬於「逃避型依附」。逃避型依附的朋友們比較難讓別人親近,更不用說主動去信任、靠近別人。他們在親密關係當中可能有不少受挫的經驗,因此漸漸學會告訴自己:「我不需要別人。」當他們察覺別人和自己靠得太近時會覺得渾身不對勁,好像有什麼災難要發生,因此會用婉拒、忽視、迴避等方式從關係當中跳開,回到「安全的」、「熟悉的」隻身狀態。他們不是都沒有情緒,只是因為不輕易信任別人而難以表達。衝突是逃避型依附的人覺得最麻煩的事情之一。逃避型依附的人內心的吶喊是:「跟別人靠近有夠累!雖然我也想要得到別人的疼愛,可是如果我把我的心交給別人,別人就有機會傷害我。反正我沒有親密關係也不會怎樣。我哪有哭?你才在哭!」

4.害怕型依附(Fearful/Disorganized Attachment)

在親密關係當中逃避和焦慮的程度都偏高的朋友們屬於「害怕型依附」。他們渴望被愛,但是同時也因為過去受過傷而很害怕被別人靠近。此類型的人比較不容易與別人建立穩定的關係,但也因為如此容易在情場上一再的挫折。害怕型依附的朋友們一方面希望把別人拉得近一點,另一方面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因此受傷,是一個比較矛盾、膠著的狀態。當別人主動對他們表達好感,他們可能會有些不知所措。害怕型依附的人內心的吶喊是:「靠山山都會倒了,更何況靠人?我當然也想要被愛,可是我擔心別人如果認識真實的我就會閃得遠遠的。我最好在別人有機會傷害我之前就先離開,把傷害減到最低。」

依附型態圖示

依附型態圖示

依戀型態人格測驗,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

想知道自己的依附型態是什麼嗎?花5分鐘完成這個測驗,馬上了解自己的依附型態!

測驗說明:以下每一道題目你都可以想想看自己有多同意,如果「非常同意」就填7分,「同意」是6分,「有些同意」是5分,「沒想法」是4分,「有些不同意」是3分,「不同意」是2分,「非常不同意」是1分。

題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有些不同意 沒想法 有些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
  1. 我擔心我會失去伴侶的愛。
1 2 3 4 5 6 7
  1. 我時常擔心我的伴侶不想和我在一起了。
1 2 3 4 5 6 7
  1. 我時常認為我的伴侶沒有真的愛我。
1 2 3 4 5 6 7
  1. 我認為我的伴侶沒有像我關心他一樣那麼關心我。
1 2 3 4 5 6 7
  1. 我希望伴侶對我的感情有像我對他的感情一樣濃烈。
1 2 3 4 5 6 7
  1. 我有很多關於感情關係的擔憂。
1 2 3 4 5 6 7
  1. 當我的伴侶不在身邊時,我擔心他會對別人有好感。
1 2 3 4 5 6 7
  1. 當我對伴侶表達我的感情和心意時,我害怕對方不會有所回應。
1 2 3 4 5 6 7
  1. 我很少擔心伴侶會離我而去。(R)
1 2 3 4 5 6 7
  1. 我的伴侶會讓我懷疑自己。
1 2 3 4 5 6 7
  1. 我不常擔心被別人拋棄。(R)
1 2 3 4 5 6 7
  1. 我覺得我的伴侶不想要跟我想像的那般親近。
1 2 3 4 5 6 7
  1. 有的時候我的伴侶會因為不明原因對我的心意轉變。
1 2 3 4 5 6 7
  1. 有時候我想靠近別人的渴望會把人嚇跑。
1 2 3 4 5 6 7
  1. 我害怕如果我的伴侶越來越認識真正的我,他就會不喜歡我。
1 2 3 4 5 6 7
  1. 當我得不到我所需要的情感與支持,我會感到沮喪或生氣。
1 2 3 4 5 6 7
  1. 我擔心我會不如別人。
1 2 3 4 5 6 7
  1. 我的伴侶好像只有在我生氣的時候才會注意到我。
1 2 3 4 5 6 7
  1. 我通常不對伴侶展現內心深處的感受。
1 2 3 4 5 6 7
  1. 與伴侶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對我來說是一件自在的事。(R)
1 2 3 4 5 6 7
  1. 我覺得我很難做到自己去依靠我的伴侶。
1 2 3 4 5 6 7
  1. 我覺得和伴侶親近是一件舒服自在的事情。(R)
1 2 3 4 5 6 7
  1. 要和我的伴侶敞開心房會讓我感到不自在。
1 2 3 4 5 6 7
  1. 我比較喜歡和伴侶保持距離。
1 2 3 4 5 6 7
  1. 當我的伴侶想要跟我靠得很近時,我會感到不自在。
1 2 3 4 5 6 7
  1. 我覺得跟伴侶靠近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
1 2 3 4 5 6 7
  1. 跟伴侶親近對我來說並不困難。(R)
1 2 3 4 5 6 7
  1. 我通常會跟我的伴侶討論我遇到的問題以及顧慮。(R)
1 2 3 4 5 6 7
  1. 遇到困境的時候,向伴侶尋求協助通常可以得到幫助。(R)
1 2 3 4 5 6 7
  1. 我和我的伴侶幾乎無話不談。(R)
1 2 3 4 5 6 7
  1. 我會和伴侶討論重要的事情。(R)
1 2 3 4 5 6 7
  1. 當伴侶過於靠近時我會感到緊張不安。
1 2 3 4 5 6 7
  1. 依靠伴侶對我來說是一件自在的事情。(R)
1 2 3 4 5 6 7
  1. 我覺得依靠伴侶對我來說很容易。(R)
1 2 3 4 5 6 7
  1. 我覺得跟伴侶展現親密感很容易。(R)
1 2 3 4 5 6 7
  1. 我的伴侶真的很了解我以及我的需求。(R)
1 2 3 4 5 6 7

計分步驟:

  1. 把第1題到第18題的分數加起來,這是你的「焦慮依附總分」。把第19題到第36題的分數加起來,這是你的「逃避依附總分」。需要留意的是,如果題目後面有(R),記得「反向計分」,也就是7分會變成1分,6分會變成2分,4分維持4分,依此類推。
  2. 把「焦慮依附總分」除以18,就會得到「焦慮依附平均數」。「逃避依附總分」除以18,得到「逃避依附平均數」。
  3. 依據你的「焦慮依附平均數」以及「逃避依附平均數」的落點,可以判斷自己可能的依附類型,如下圖所示。

依戀型人格測驗

我該如何建立正向的依附關係?

透過依戀型人格測驗認識自己的依附關係類型

讀到這裡,我想大部分還不是安全型依附的人都會想要朝向這個目標成長吧!由於依附型態受到先前每一段重要關係的影響,雖然它相對穩定,要鬆動自己的依附型態肯定得花上一些時間,但是依附型態還是有機會轉變的。

以劇本的比方來說,我們和原生家庭當中的主要照顧者所建立的依附型態可以看成是一個草稿,而在那之後對於每一個嘗試與別人靠近的過程,都會鞏固或者鬆動、甚至改寫原先劇本的內容。當我們發現對於戀愛關係的老舊劇本越來越不適用於自己現在的生活,我們可以透過自我覺察、鼓起勇氣去與別人靠近一些。當你的心意有被別人回應,那麼你就多了一次信任別人的正向經驗,而新的經驗一點一滴會讓你漸漸意識到,當自己向別人提出關係上的需求時,他們確實能夠有所回應,這麼一來你就有辦法挑戰自己原本根深蒂固的信念,不論這個信念是「別的人都不可靠,要靠自己」,或者「我自己不可靠,一定要靠別人」。

你可能會想問:如果新的經驗是負向的,讓我在親密關係當中又再次受傷的話該怎麼辦?其實就算是兩個安全型依附的人在一起,也一定會有失望、受傷的時候。差別在於,安全型依附的人有能力安撫自己的情緒,並且不但願意嘗試了解別人的需求,也願意承擔讓別人了解自己的風險。如果說現在的你因為過去的經驗已經遍體鱗傷,或許急著找到下一段穩定的戀愛關係不見得是對自己最好的下一步。給自己一些時間整頓自己的過去,探索此時此刻的需求為何,以及將未來的目標具體化,或許也是值得嘗試的選擇。

想建立正向依附關係,可透過振芝身心診所進行專業性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也是一個可以協助你探索、了解關係當中的自己一個很好的機會。振芝身心診所提供專業線上心理諮商,透過專業的諮商歷程,你將有機會學習如何辨識、因應自己的感受與想法,並且學習接納生命當中的不確定性,透過嘗試表達自己的需求以及安撫過去沒有被處理的心理傷痕,重新找回對自己的信心。藉由諮商過程更加了解自己,擺脫令人煩惱的戀人依附關係!

若有任何關於戀人依附關係的相關問題,歡迎聯繫我們,將會有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原生家庭影響有多深?透過2項方法,幫助你梳理傷痛、處理負面情緒

認識焦慮型依戀成因與判斷、克服方法,找回親密關係中的安全感

參考資料

Fraley, R. C., Waller, N. G., & Brennan, K. A. (2000). An item-response theory analysis of self-report measures of adult attach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350-365.

Qingyao Zhang, Zhi-Jin Hou, Robert Chris Fraley, Yueyue Hu, Xiu Zhang, Jingjuan Zhang & Xiaoluan Guo (2021). Validating the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Relationship Structures Scale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DOI: 10.1080/00223891.2021.1947844

Wongpakaran, N., DeMaranville, J. & Wongpakaran, T. (2021). Valid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Questionnaire (RQ) against the Experience of Close Relationship-Revised Questionnaire in a clinical psychiatric sample. Healthcare, 9, 1174-1187.

李同歸&加藤和生(2006)。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係經歷量表(ECR)中文版。心理學報,36(3),399-406。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