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和享受都與我無關—如何擊敗冒牌者症候群?

撰文者:振芝心身醫學診所 陳品妤 實習心理師

 

重要考試拿到高分時,「老師是不是把分數搞錯了?」

得到夢寐以求的offer時,「今年應該很少人應徵吧?」

完成困難的企劃案受到長官稱讚時,「這沒什麼,是老闆的標準太低了。」

「我不配」、「我一定很快就被拆穿」、「大家都被我騙了」…每當你獲得了連外人都肯定的成就,心裡頭隨之而來冒出的這些聲音總是一再挑戰你,讓你無法相信自己配得上這些稱讚,更不要說享受其中的成就感。臨床心理學家Pauline Clance博士和Suzanne Imes博士在1978年提出「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這個名詞,他們訪問了150名在各領域有傑出表現的成功女性,得出這些女性很難發自內心認為自己是成功的研究結論。這些「冒牌者們」往往有追求完美、高標準、個人主義、全能超人等特質,他們的核心信念是:「我配不上成功,我的才華和能力是不足的」,導致他們的生活往往出現過勞和逃避這兩種情形。

冒牌者症狀源自於接受到新任務時出現的「不適感」,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浮現這種感覺,這是人的自然反應。但冒牌者們會用「自己是個冒牌貨」來詮釋這股不舒服的感受,並認為只要能力夠好或準備夠充足就不會有這種情緒;換言之,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因為不夠格才會產生這種不適感,因此過程中的努力都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

我們可以如何轉換接受到挑戰時出現的「不適感」呢?

記住,感覺並非真實,你有的感覺其實別人在遇到困難時也會出現,而且感知到不舒服並不等於你無法完成某件事,學著接納自己的焦慮。

在不同階段被冒牌者症狀侵擾時,臨床心理學博士Jessamy Hibberd提供以下幾個原則幫助大家:

  • 接受你無法控制每件事:對於失敗的恐懼也是冒牌者症侯群的影響因子之一,過度的努力想要做到完美,或因為擔心出糗而默不做聲,都不是長遠之計。承認凡事都有變數,對於自己所能掌控的部分給予肯定,就算真的失敗了也不是世界末日,沒有路是白走的,學到經驗再出發才是最重要的。
  • 重新定義成功:許多鼓勵高度競爭的企業喜歡重用自願過勞的員工,因為能為公司創造出最大的利益。但沒有人能長時間不停歇地向前衝,犧牲生活品質、興趣娛樂甚至身體健康的同時,靜下心來思考這樣的日子是否真的是你要的?試著找出最適配自己的成功方程式,在忙著對別人負責以前,請先對照顧好自己。
  • 內化成功:當成功發生時請將之放在心上,因為當你和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連結,你很難把它當作一回事。你可以記錄過努力過的每件事,瀏覽成功的由來和脈絡,清楚知道成功就是自己的一部分,並建立評估自身表現的內在機制,讓你在日後面對焦慮或不適感能不斷提醒自己,進而回到平靜!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