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MS有效嗎?振芝105位rTMS治療個案成效分析

撰文者:振芝心身醫學診所 洪敬倫醫師

重複性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台灣最新的憂鬱症非藥物療法。自2018年衛福部通過rTMS療法以來,已日漸普及。過往您能查詢的國內rTMS成效報告,多半是研究結果,無法反應臨床應用的實際情形。究竟rTMS效果如何?振芝TMS腦科學部為您分析了105位於本診所接受rTMS憂鬱症患者的臨床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新療法對患者的幫助如何?

個案組成

在105位至振芝接受rTMS治療的個案中,女性約佔三分之二,符合憂鬱症男女比為1:2的常態。就年齡分佈而言,20至35歲個案佔六成,其次為36-50歲患者,佔25%。超過50歲患者亦有一定比例,佔15%,顯示接受rTMS治療個案遍佈於各年齡層,但以青壯年族群為大宗。

憂鬱症嚴重度

由於接受rTMS治療個案均屬難治型憂鬱症,也就是經歷兩種以上完整的藥物療程,症狀改善仍不理想的患者。我們首先以國際通用的Maudsley難治型憂鬱症分級法(Maudsley Staging Method, MSM)將接受振芝rTMS治療個案分為三組:其中低度難治佔38%,中度難治佔60%,而高度難治佔2%。由此可見,選擇rTMS患者在治療上都遭遇了相當程度的瓶頸。

 

其次我們利用由醫師評估的臨床綜合印象嚴重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Scale, CGI-S)將105位個案本此憂鬱症發作的嚴重度分為3類:低度佔16%,中度佔49%,而高度佔35%,顯示超過八成的患者病況沉重,也因此考慮接受rTMS治療。

rTMS治療實況

105位於振芝接受rTMS的個案當中,有五成左右完成12次治療,四成完成24次治療,且另有接近一成接受24次以上治療。臨床研究指出:一個有效的rTMS治療單位,至少應包含20次以上治療,我們的臨床資料顯示,約有一半的患者能完成足夠治療次數。為什麼部分個案僅接受12次治療呢?原因包括療效已經很好,療效不如預期,以及經濟,交通,時間等現實因素。

rTMS治療效果如何?首先,我們利用由醫師評估的臨床綜合印象改善度量表(CGI-I)將105位個案接受rTMS治療後的改善情形分為5類:顯著進步佔46.5%,有些進步佔46.5%,無變化佔5%,而病情退步者佔2%。由此可見,超過九成個案接受rTMS後病情皆能有所進步。

其次,我們透過由個案自行填寫的貝克憂鬱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與貝克焦慮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來了解患者對症狀變化的主觀感受。105位個案接受12次rTMS治療後,憂鬱程度平均由35分降為21分,焦慮程度則由23分降為14分,均有顯著改善(統計顯著性指標p值均小於<0.0001)。

誰的改善較多?

首先我們來看看憂鬱症難治程度對rTMS治療效果的影響:我們可以發現,不論難治程度高低,超過八成個案接受rTMS治療後,憂鬱症都能有所進步,但高度難治型患者能有顯著進步的機會確實較低,僅有一成左右。

其次,我們想了解本次憂鬱症發作嚴重度,是否會影響rTMS治療效果?由下圖可見,不同嚴重度個案達到「顯著進步」與「有些進步」的比例都類似,顯示rTMS的療效並不會受當前憂鬱症狀輕重影響。

 

最後,我們來看看憂鬱症改善程度與rTMS治療次數是否相關?由下圖可見,隨著治療次數增加,能達到顯著進步的個案成比例上升:完成12次治療有三成,完成24次治療增加至五成,而治療超過24次個案則有七成可達顯著進步。因此,足夠的rTMS治療次數對於憂鬱症的康復至關重要。

 

總結

rTMS在台灣尚屬新穎的治療方式,更多臨床資料的累積,將有助於精確選擇合適的患者,用最理想的療程參數,達到最佳效果。根據振芝105位個案的分析結果顯示:接受rTMS後八成以上症狀會有進步,且病情改善的機會與過往憂鬱症的難治程度以及本次發作的嚴重度無關。此外,治療次數越多,達到顯著進步的比例越高。希望這篇報告,能提供您一個rTMS治療成效的具體圖像,也作為您是否接受rTMS的評估參考。

延伸閱讀:我該不該試試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或TBS治療?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