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到上癮—厭食症

作者:振芝心身醫學診所 陳冠宇醫師

厭食症的治療

  • 住院治療:行為治療為主,營養復健為目標

以筆者過去多年經驗,若是父母雙方可以積極配合,許多國中或國小階段的厭食症患者都可在門診順利治療,體重平穩地回到正常範圍。但是因為種種限制,要提供足夠的治療時間不容易,這時候,住院治療幾乎就難以避免。至於成年個案,因為其自主性太強,父母幾乎難以介入,門診治療的效果通常有限,住院也成為必要。

除了緊急狀況可能須到內科或小兒科病房穩定生理狀況,或者因為強烈自殺傾向而必須緊急住院外,大多數厭食症患者的住院都要充分準備,病人要有意願接受住院後的種種限制。這段準備期間,醫師與個案及其家屬都要密集討論,必要的時候應該要讓個案與家屬參觀病房,了解住院的概況。

在德國留學期間,以及觀摩先進國家的治療方式,住院期間個案的進食最好要有專業人員的陪伴,也就是治療師(通常是病房護理師)與個案一起吃飯,在輕鬆的情境下,讓個案順利把營養師精心設計的餐點吃完。

住院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在合理的時間內讓體重恢復的目標值(BMI 18.5或以上)。在此要強調,世界各國的研究都顯示,出院的標準應該是體重回到前述的標準,因為任何低於該標準的住院治療,只能「部分緩解」,出院後病人仍然有許多飲食困難。

  • 心理治療:生理與體重恢復後需要持續治療

體重恢復只算是厭食症治療的初步目標,後續的持續心理治療,根據筆者經驗,通常至少要一年或兩年,每週一次的治療。有位個案,多年前國中階段曾有厭食症,到某醫學中心住院治療,成功恢復體重,但出院後沒有繼續追蹤治療,到來大學階段出現嚴重憂鬱症與自傷行為,暴食催吐症狀也好好壞壞,多次住院,也有很混亂糾結的人際關係。

不少筆者治療過的青少年個案,厭食症好了之後出現拒學或者其他行為心理症狀,與父母的關係也持續緊張糾結。所以前述的家庭治療,花了一年連續做24次家庭治療,看來真的有其必要性。

  • 身體取向的心理治療:重新建立身與心的連結

除了傳統的會談式心理治療外,在先進國家還發展出許多非語言的治療模式,例如,在筆者留學所在的德國福來堡大學心身醫學科病房,病房的護理師除了陪伴個案進食外,也主持每週一次的繪畫治療與雕塑治療,讓患者透過圖畫或者黏土的雕塑,發抒內心的感受,病人們的作品可以展現他們內心極端的感受,與對自己與家人矛盾糾葛的關係,特別是對自己身體的恨惡和無法接納。

另外,病房內還有一位身體治療師(德文KBT Therapeut,中譯專注運動治療),這種治療師在台灣尚未見過,但在德國卻是所有心身醫學病房必備的治療師,他們透過一些器材,讓個案用他們自己的身體去表達情感與想法,或者與自己、他人的關係,是一種強調身體感受的治療方式,在台灣也許有部分舞蹈治療師做類似的治療內容。

 

結語

厭食症是個令人困惑的行為心理疾患,病因仍有待更多研究解謎,治療方法則是費力的心理社會治療,包括各種形式的個別與團體心理治療,對於青少年或兒童個案則強力推薦家庭治療。嚴重個案少不了住院治療這個步驟,但體重恢復只是初步,後續的心理治療可以預防未來的復發或者演變成其他精神疾患。

體重的恢復還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生理與體重尚未穩定時所做的心理治療通常事倍功半。

專業的治療團隊是對這種嚴重疾病不可或缺的,這一點在台灣還有很大很大的改進空間。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