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認知治療 Step 5 3+2實習課程花絮

 

臨床治療師學程Step 5 在1/24(日)於振芝診所圓滿結束

撰文者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 陳冠儒心理師

一月24日,臨床正念治療師學程3+2五日實習課程,在振芝診所的綻芯教室劃下句點。10位成員在五天的課程當中,鼓起勇氣在伙伴、老師面前帶領練習與探問,並接受回饋。過程中帶給學員如「國考」般的緊張感,所幸,三位老師都非常地溫暖,分享了許多實用的建議與鼓勵,也給予大家許多的啟發。

本次的實習課程有兩個重點,分別是「帶領練習的指導語」和「練習後的探問」,兩者看似分立,卻又彼此深深地交織,構成了正念團體的基調。

學員們分成小組進行練習帶領與討論,並接受老師的回饋

提及正念,第一個要素是「覺察」。學員透過帶領者的指導語,進入正念練習的殿堂,初步了解帶領者希望學員覺察的地方,也直接體驗到帶領者創造出來的氛圍。

講述指導語,就是正念老師把他自己正在進行的體驗描述出來,因此,正念的帶領無法脫離老師自身的練習。」洪敬倫醫師如是說。

準備指導語的過程中,胡慧芳醫師不斷提醒著大家:作為帶領者,一方面需要反覆參看資料,了解指導語的意圖與重要性,卻又需要擺脫「背誦課文」的感覺,配合當下的氛圍調整自己的用字、速度。

在帶領練習時,我們讓讓話語成為覺知的導引,也運用話語傳遞出穩定的態度;我們修剪那些太過繁雜、引人費解的詞句,也學習在話語和話語之間,留給彼此適當的空白,醞釀屬於自己的體會。同時,我們需要洞悉那些可能分心的時刻,並溫柔地提醒學員可以將注意力回到定錨之處,而不繼續在心思的洪流中擺盪。

沒有什麼絕對不能講的指導語,也沒有什麼絕對標準的指導語,只要講得順,講得穩,也考慮到學員的狀態與需求,以及課程的目標,那就是當下最好的指導語跟練習!」譚詠暄心理師表示。

老師們分享探問的經驗

經過正念練習之後,許多的感覺在流轉與發酵,此時,便需要透過帶領者的探問(inquiry),來協助成員聚焦、整理經驗。本次的探問練習,胡慧芳醫師介紹了三個層次的探問:

  1. 留心當下的體驗:邀請成員闡述經驗之後,協助成員將想法、情緒、身體感覺分門別類。
  2. 拓展經驗:協助成員開展對經驗的理解,包含對當下體驗的態度、後來所採取的行動,並協助其與過往的經驗相對照…等。
  3. 呼應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了前兩個層次的探問之後,帶領者將成員的經驗與正念課程的態度串聯,並摘要回應,深化成員們的體會與學習。

奠基於上個階段的五日基礎訓練,帶領者在探問時,除了熟悉每個練習的意圖之外,也需要視成員與團體的狀態、進程,來決定要針對個人深入探問,或是將成員的經驗與其他人互相連結,邀請大家集思廣益、給予支持與回應…等。

學員在大團體中與老師交流帶領的經驗與疑問

「我這樣的體驗、理解到底對還是不對?」、「有沒有符合課程想上的目標?」、「正念可以如何解決我的問題?」,開始帶團體時,總容易面臨學員如潮水般的問題,而這也考驗著帶領者如何引領成員看見自己心智的運作方式,同時又不急著填塞教條與結論,犧牲成員的探索機會。

正念團體沒有太過強烈的方向性,老師最重要的任務,反而是經營一個空間,讓彼此的體會可以在其中萌芽、生長。」洪敬倫醫師表示。

正念的課程並不是團體治療,也不只是心理教育、講課。這並不是帶領者的one-man show,而是整個團體一同創造的作品。帶領者在團體當中維護成員練習的空間,引導大家探索,與分享個人的直接體驗,也讓成員獲得支持與歸屬,同時有能力彼此支持。

回顧著當天的照片,師資培訓的形象化成陽光,灑在充滿橙花與柑橘香的正念遊輪當中。在這幾天,我們又再重溫一次正念團體的開放、自在與溫暖,並在彼此心底點亮一盞正念的燈!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