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焦慮還是自律神經失調?專業醫師為您解說!

作者:邱韻芝 醫師

在精神科/身心科診間,常碰到有人問:「我是憂鬱焦慮,還是自律神經失調?」「看了各科都說沒問題,醫生叫我看身心科,難道我是心理有問題?」「我沒有憂鬱,為何要吃抗憂鬱劑?這樣能治療我身體的問題嗎?」

常看診卻找不到病因? 先認識「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有患者可能因特定的身體症狀而高度焦慮,為此投入許多力氣和時間,甚至懷疑自己有特定疾病,即使檢查正常,仍然不放心,不斷查資料確認,看不同醫生尋求保證,或是選擇逃避,反而影響了原有的其他疾病的治療。

像上述這類患者在臨床上並不少見,他們覺得身體出了毛病,而看了很多科,做很多檢查,直到真的找不出原因,有的醫生才跟他說,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建議看身心科。因為在精神科/身心科的診斷分類裡,有一大類叫「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比較少被大眾認識。

或許對身體不舒服的人來說,很難想像這是受心理作用的影響,甚至會認為若是心理因素,不就代表自己是脆弱、想太多、無病呻吟?但如果是「自律神經失調」聽起來像是另一種身體問題,而不是心理情緒疾病,比較好接受,於是成為臨床上常用、比較籠統的概括性說法。但在醫學定義中,它算是疾病導致的結果,而非病因。

台大精神科黃偉烈醫師帶領的團隊,深入研究「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生理心理機制,發現這類患者的自律神經整體功能,確實較一般健康的人弱,但這有時是伴隨著焦慮憂鬱影響下的表現,且他們有副交感活性偏低,交感活性偏高的特徵1

調好自律神經7件事學會慢慢生活

進一步分析他們在不同訊息刺激下的自律神經反應,發現他們對身體相關訊息特別敏感,容易因此緊張,而在檢測中呈現出自律神經的變化2。由此推論,他們身心不適的形成,是因為對身體相關訊息敏感,在緊張反應下,訊息被放大,加上負面解讀,就更加不適,形成惡性循環。(推薦閱讀:調好自律神經 7件事學會慢慢生活

台大團隊再進一步分析這群人的性格特徵,發現他們的身體不適和擔憂,和「迴避傷害」、「堅持」兩項特徵顯著相關3,這常出現在有完美主義傾向、在意小細節的人身上。他們謹慎、對小問題也不放過、會預想更壞的可能性;他們堅持,問題沒解決就放心不下,這或許會讓工作表現不錯,卻是身心失衡的風險因子。

研究讓我們更清楚了解「自律神經失調」背後的原因,才能從根源上做對應的處理,包括透過放鬆訓練和生理回饋,讓身心學習如何回到安適狀態,降低敏感性和緊張反應,加上正念覺察和認知行為治療,調整負面解讀的傾向,才能打破惡性循環,找回身心的平衡。

參考文獻:

1. Ying-Chih Cheng, Yu-Chen Huang, Wei-Lieh Huan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 and functional somatic syndr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112 (2020) 336–344

2. Huang WL, Liao SC, Tu YK, Yang CCH, Kuo TBJ, Gau SS. Autonomic reactivity during reading of a somatic distress script in patients with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 J Psychosom Res. 2019 Aug;123:109729.

3. Huang WL, Chen TT, Chen IM, Chang LR, Lin YH, Liao SC, Gau SS. Harm avoidance and persistence are associated with somatoform disorder psychopathology: A study in Taiwan. J Affect Disord. 2016 May 15;196:83-6..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