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調節力的身心整合治療概念

作者:振芝心身醫學診所 邱韻芝醫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精神醫學通訊”)

自律神經失調概念下的臨床挑戰

「醫師,我是不是自律神經失調?」已經是精神科門診常碰到的問題,而且從被轉診來的個案口中聽起來,這似乎也是內外科,甚至是中醫常用的說法,於是個案便期待做「自律神經檢測」,以為就等於找出病因,而「抗憂鬱劑」在這樣的邏輯中,就成了「自律神經調節劑」。這樣的疾病概念,讓醫師和個案可以避開比較需要花力氣和時間的心理問題,然而若不處理形成「自律神經失調」背後的惡性循環,在症狀相對穩定後,就會碰到:藥要吃多久?停藥會不會復發?藥長期吃會不會傷身體?等問題,甚至有些人會因為擔心「一旦開始吃精神科藥物就得一直吃下去」,而降低就診意願。

這類以生理症狀為主訴和治療目標的個案,臨床上最常適用的診斷包括恐慌症、焦慮症、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也常伴隨有慢性疼痛、腸躁症、胃食道逆流、頻尿、更年期症狀、免疫力下降等問題。他們「自律神經失調」的背後,通常有長期的壓力累積,來自心理特質、生活型態、人際模式,也有近期的焦慮迴路,來自對身心不適感的放大和預期。在不適程度高時,認知對於情緒和感覺的調節力下降,去追溯長期累積的壓力模式,也緩不濟急,使得這類個案接受心理治療的動機偏低,而門診的心理介入,在時間壓力下,也不容易發揮足夠的效力,而逐漸累積對治療的無力和矛盾感。

身體覺察在臨床治療中的角色

當個案的情緒調節能力下降,大多認知層次的心理介入,都容易碰到「知道,但做不到」的困境,若在藥物治療下,症狀相對穩定的期間,能協助個案提升情緒調節能力,才有可能減少用藥,降低復發風險。筆者一直在思考和嘗試,如何更簡單而有效率地協助個案提升情緒調節能力,發現「身體覺察」在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身體覺察的訊息來自各種感官,其中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讓我們知覺到自身的動作和空間位置,而內感覺(interoception)則指來自身體內部,包括臟器、痛覺、觸覺、體溫、免疫、內分泌各系統的訊息,影響了我們的自我感知和情緒狀態。近年因創傷研究的發展,身體覺察和精神疾病、心理的關聯才逐漸被重視。1
台大心理系連韻文副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經過以動作為基礎的身心中軸覺察訓練(Body-Mind Axial Awareness),受試者的內感覺覺察能力提升,壓力知覺和負面情緒則顯著下降,睡眠品質改善 2。另一研究顯示,在此方法中,內感覺覺察對負面情緒、情緒調節能力,和負面刺激對執行功能的干擾,有顯著的影響 3。臨床上常用的心理介入,是透過認知的覺察、理解、改變,去調節情緒反應(top-down regulation),但當個案認知資源不足,認知和情緒、感覺長期隔離,或情緒、身體不適與想法的關係不明或太複雜時,透過身體覺察訓練促進內感覺的調節(bottom-up regulation),進而弱化認知和情緒的負向循環,會是另一有力的途徑,對接受正念療法、生理回饋有困難的個案,也是可行的前置準備。

身心整合治療的實踐


隨著醫學研究進展,我們有愈來愈多的治療方法,但身和心交互作用之複雜,個別差異之大,我們很少能用單一種方法就解決所有問題。精神科臨床除了處理症狀,更挑戰的是協助個案面對症狀背後的循環,才能讓他們逐漸遠離復發的恐懼。藥物、經顱磁刺激術讓症狀減輕、穩定;營養療法則支持身體有足夠的復原機能;心理治療協助個案釐清症狀背後,想法、情緒、感覺、行為的關係和過程;正念、身心覺察訓練、生理回饋則協助個案提升自我調節能力,不只是知道問題,而真的能做到和內在訊息相處,調和身心,改變神經的慣性迴路。治療者需要依個案的狀況,在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組合的介入,這需要很密切協調的團隊,不容易,但確實是許多個案的需要,也是精神科專業價值之所在。

 

參考文獻

1. Bessel Van der Kolk M.D. (2017):《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大家出版。
2. 翁宛婷(2020):探討短期動態身心覺察課程對國小教師內感覺覺察、心理韌性與壓力知覺的介入成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3. 許惟智(2020):探討兩週身心中軸覺察練習對大學生情緒調節的成效及覺察傾向、工作記憶的中介角色。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