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稀缺時代,如何管理自己的心?-《零噪音》

「忙了一整天,卻總覺得都在瞎忙,好像沒有做到什麼事情…」

「放假的時間都花在螢幕跟網路上,感覺沒有休息到,馬上又要上班了」

「工作的時候想著休息,休息的時候卻想著工作,我好矛盾…」

「好難集中精神聽別人講話,我的腦袋快爆炸了…」

 

以上這些聲音,是否為您日常生活的寫照呢?

您是否發現到,這些無法專注的狀況,也悄悄侵蝕了我們的生活品質,造成了許許多多的心理困擾呢?

 

本次的文章中,將介紹這本由美國資深商業顧問喬瑟夫.麥柯馬克(Joseph McCormack)所撰寫的《零噪音》,邀請您一同正視這個【專注力稀缺時代】所形成的危機。

 

開始之前,筆者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算過自己每天滑多少次手機嗎?

 

美國的discout網站招募了94名受試者,並且請他們安裝設定好的app,以追蹤每天點按手機的次數。經過一段時間的統計後,研究人員邀請受試者估計自己的使用次數,人們猜測自己一天大約點按500次左右的手機。

然而,研究結果顯示,人們平均一天點按手機2617次,而前10%的重度使用者,每日的平均點按次數更是來到了5427次。在使用時間的統計當中,以社群軟體為冠軍(FB、IG、Whatsapp…),而在點按次數的統計裡,第一名是手機遊戲,第二名則是購物網站。

而根據國內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調查的「2019年4G行動生活使用行為調查」報告指出,7成左右的民眾每天使用手機超過2小時,超過5成的民眾使用手機2-5小時;更有近三成的重度使用者,每天用手機超過5小時。

讓我們把眼光轉回自己的生活當中,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在社群軟體瀏覽別人的生活、看各種廣告與新聞,時不時點進手遊打打團戰,解一下每日任務;此外,在工作的部分,除了有處理不完的廣告、工作Email之外,我們也需要在各個群組當中瀏覽、回覆一則又一則的訊息。

這大概就是現代人的注意力困境的縮影,當我們不斷分神於一個又一個不定時出現的訊息時,這些爆量的訊息就會變成噪音(noise),讓大腦的專注度開始下降,連帶對生活、人際關係造成無法估量的衝擊。

 

您是否正視過,這些噪音,是如何一點一滴侵蝕著我們的生活?

 

面對生活中逐漸滿溢的資訊,筆者重新整理了書中描述的幾種困境:

 

一、大量使用網路:

  • 大部分的人習慣在社群軟體呈現正面的形象,這可能讓人產生許多的壓力,促使自己必須「跟上腳步」,呈現得正向、積極以獲得接納,從而強化了使用者的孤立感。
  • 人們能從電玩或社群軟體中獲得許多刺激、成就感,但長時間沉迷於其中,除了縮減與人真實互動的機會之外,也可能在不斷迅速切換注意力的過程中,影響了休息、工作的品質。

筆者補充:

並不是說網路完全不好,事實上,我們可以在網路世界上發現到許多刺激好玩的遊戲、精彩有內涵的節目,以及多樣的人際互動。我們需要認識到,這一代的人們,尤其是孩子,註定要與科技、網路共生。

因此,與其對網路、手機持妖魔化的態度,激化親子的對立,不如嘗試理解網路對孩子的意義,同時也練習協助彼此建立使用的規範與目標。

 

二、職場中的困境:

  • 您是否感到自己越來越難跟上所有電子郵件和訊息?您會不會覺得讓自己休息一下,就會漏掉許多資訊?
  • 您是否感受到公司許多的資訊、會議,幾乎都流於單向傳遞,沒有什麼討論的空間,讓您感到迷惘、也慢慢對新資訊、新政策感到疲乏?
  • 當我們在工作的時間裡,放任自己不斷分心的時候,將會需要更多的時間重新回到原本的節奏,從而讓專注的品質越來越差,容易感到焦慮、自責、疲累,甚至是憂鬱。

 

三、人際溝通的衝擊

  • 人腦單位時間能夠聆聽、閱讀的字數是有限的,尤其在聽到「不重要的訊息」、「嘗試反對自己的訊息」時,也容易被我們歸類為噪音,而加深分心的現象。
  • 當我們與他人互動時候,如果無視自己不斷分心的現象,或是只想著自己要講什麼,而對他人的表達不感興趣時,也很容易使我們越來越無法和他人溝通,進而打擊了人際關係。

 

是時候管理你的專注力了

看到了以上的幾種狀況,您是否已經感受到,專注力低落,所帶來的種種衝擊了呢?

針對這個困境,書中提出了以下幾種解方:

 

一、安靜時刻:讓大腦重整

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我想邀請您暫停下來,試著觀察一下此刻的身體姿勢,同時也感受一下此刻的身體感覺,包括臀部與椅子的接觸、雙腳與地面的接觸。

接下來,讓我們深呼吸一口氣,接著留心一下此刻的呼吸,你可以將注意力放在腹部,感受身體隨著呼吸所帶出來的起伏,每當發現自己分心去想別的事情時,就將自己重新帶回呼吸。

沒錯,這就是時下非常流行,對於身心的照顧也非常重要的正念(mindfulness)。

日常生活中,我們放任許多的噪音奪走了我們的專注力,也讓心迷失在許多的資訊洪流之中。此刻,透過將注意力回到當下的身心狀態,我們得以培養一份柔和的專注力,在生活之中做出更好的抉擇。

 

二、狙擊手精神:瞄準靶心

狙擊手有別於一般的軍人,他們接受高強度的訓練,鍛鍊專注力與耐力,以達成更為艱鉅的目標。書中援引了一段狙擊手信奉的格言:「瞄準的地方越小,即便射偏了,也相距不遠。

這句話延伸到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的日常活動與例行事務,需要瞄準更小的靶心,也就是釐清優先順序,設立清楚、明確的目標,並以「一次一事」的態度,排除不需要的資訊,專注在當下要完成的事情。

 

三、精簡溝通

大腦單位時間能處理的資訊是有限的,而在面對專注力漸漸變得稀有的時代,人們紛紛變得容易分心,沒有耐性且難以專注,此時,若能讓溝通變得精簡,便可以大大提高人際互動的收穫。此處分享作者提出幾個建議,邀請您思考:

  • 你在職場上,或在一般人際溝通中,會使用那些術語?你可以化繁為簡,將那些術語拿掉嗎?
  • 您是否常試整理過自己想要表達的資訊?或許試試將事情的主題、背景資訊、相關性、結論整理成心智圖,幫助您在表達上更有架構。

 

四、當下聆聽

在這個大家忙著說話的時代,人們對彼此的訊息不感興趣,急著講自己想講的事情,從而讓訊息在彼此的耳裡都成了噪音,加深彼此的隔閡。

此刻,專注傾聽雖然有些費力,但卻是一份珍貴的禮物。當你能夠在互動之中,好好地傾聽他人的訊息,不急著說服對方該做什麼,讓對方放心表達時,對方也會發現到你幫他更清楚內心的想法,進而回報給你更專注的互動。

 

參考資料:

McCormack, J.(2021)。零噪音:在專注力稀缺時代,奪回人生與工作主導權(曾婉琳譯)。今周刊。(原著出版於2020年)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