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真實存在卻不知從何說起的鬱悶與悲傷-談周產期的失落悲傷(上)

撰文者:張至怡  實習心理師

困難的選擇

晚婚的小珍是第一次懷孕,在5-6月的孕期,已經明顯可以感覺到胎動,滿心期待著健康新生命的到來。最近小珍得知與自己年齡相近的朋友生下唐氏症孩子,心裡感到有些恐懼與擔心,決定去做羊膜穿刺檢查,檢查的結果發現胎兒的染色體少了一條,讓小珍感到十分震驚與難過,一家人都無法接受孩子異常的事實。小珍的先生感覺到沉重的壓力與痛苦,連續瘋狂加班了幾天,身心疲累卻每晚都失眠,小珍的婆婆去廟裡求神問卜,企圖尋找胎兒異常的「因果關係」,認為是醫師診斷錯誤,要求小珍重新做羊膜穿刺檢查再確認。懷抱著一絲絲期望,也為了讓婆婆安心,小珍到了不同醫院重複做檢查,但檢查一次就失望一次,自責、慌張、擔憂未來,情緒的壓力讓小珍難以承受。

醫師與小珍夫妻討論是否要留下孩子,若要留下,必須做心理準備,對於未來將面對的各種的狀況有所認識,小珍的先生認為留下孩子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未來會產生很大的問題和生活上的痛苦,夫妻倆忍痛做了捨棄的決議,決定用引產方式結束孩子生命。

做了捨棄孩子的決定,小珍內心充滿罪惡感與歉疚,她無法想像孩子的臉,更恐懼萬一看了孩子的容貌,她會永遠無法忘記那個痛苦的瞬間。於是,小珍事先告知醫護人員生產時她不要看孩子,同時選擇把孩子的遺體交給醫院處理,以為不看見、不要觸碰,不要提起,內心糾結的情緒就會慢慢隨時間消退。然而回到病房後,聽見隔壁病房裡傳來嬰兒的哭聲,小珍不自覺地流下眼淚,好久好久都不想說話。

出院回到家裡,家人不斷安慰小珍不要悲傷,先把身體養好將來再生一個,婆婆嘴巴上不說甚麼,但是眼神裡盡是哀怨,先生則是鼓勵小珍:「我們檢查身體結果都正常,醫師也說基因缺陷的比例非常低,我們只是運氣不好遇到了,老天爺不會讓這種事情再發生,再努力就好」。

休養身體的這一段時間,小珍默默收拾著原本要迎接新生兒所準備的東西,原本親手為孩子編織的粉色小襪子也不想再繼續了,丟在盒子裡藏進櫃子裡。洗澡淋浴時,撫摸曾經隆起感覺過胎動的肚子,小珍忍不住放聲哭泣,對她來說,曾經有孩子在她身體裡成長的這件事情是這麼鮮明的存在過,但她卻失去了與孩子的連結,她好想告訴孩子這麼做是情非得已的,她不想要孩子出生在這世上是受苦的人生,希望孩子能原諒她的決定。小珍出現嚴重的失眠,有時候從惡夢中驚醒,夢見糢糢糊糊孩子的身影及哭聲,精神衰弱的她,食慾也變得很差,有時候一天只吃一餐,懷疑自己可能有憂鬱症,來到身心科門診求助。

 

什麼是周產期失落?

 

周產期失落是指婦女因流產、死產或新生兒死亡而喪失嬰兒所引發的失落。不預期的流產與死產總是令為人父母者感到十分不忍,失去胎兒或嬰兒的悲傷失落,對於父母及家庭都是毀滅性的經驗,墮胎除了會引發焦慮、憂鬱、身心症的急性悲傷反應,更直接衝擊個人的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及婚姻家庭關係。

根據國內外醫學界的觀察研究,先天性胎兒異常的發生率約佔2-3%,即使現在科學及醫學發達,透過仔細的產前檢查及懷孕期的健康照顧,仍無法完全防範嚴重異常新生兒的誕生。決定是否終止妊娠,是預測胎兒在子宮內狀況為何所做的決定,當產檢時發現胎兒有先天異常(如染色體異常或結構異常),評估出生後存活率不高,或是胎死腹中的狀況,便需要做引產手術終止妊娠。

當父母親得知胎兒有健康或安全的問題時,會被迫在驚嚇中去思考與選擇未知的未來,在情感與理智上如何做適當的決定,對於父母來說都是困難與殘酷的問題。對母親而言,無法順利完成孕育的功能,會產生自我價值感的低落,失去與孩子的連結與期望中母親的角色,是巨大的悲傷失落;對父親而言,為了保護家庭,理智衡量與抉擇孩子的生死也要承擔一輩子的內疚與罪惡感。有新生兒死亡的父母,即使他們沒見過或觸摸過他們的新生兒,悲傷的反應卻是很強烈的。然而關於死亡的悲傷,有些在社會習俗中是可被接受的,有些則不被社會所認可,例如自殺、墮胎、流產、新生兒死亡與愛滋病等,這些跟羞恥、隱私有關,背負著汙名、愧疚或罪惡,讓哀慟者面對外界負面的評論難以公開向人傾訴,只好隱藏悲傷失落的壓力與身心的煎熬,也不願意尋求協助,即使身邊知道的人也可能因為觸及敏感議題不知道如何開口安慰,擔心安慰可能會觸碰喪慟者的傷口,而選擇緘默避談。在生命中悲傷困難的時刻,這些悲傷失落被選擇絕口不提,或是迴避討論,看似正常的生活得以理性地維持,人們會以為只要持續前進就會忘記失落,強迫自己從混亂中安靜下來,這會導致這些悲傷被壓抑、隔絕或延遲,哀悼的困難對於哀慟者的傷害反而會加劇,進而引發身心的問題。

 

周產期失落悲傷的反應包括

  • 情緒震驚、否認、憤怒、悲傷、挫敗感、失去控制力、自責、罪惡感、憂鬱、焦慮、無助、緊張
  • 認知不相信、混亂、難以相信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懷疑
  • 行為失眠、做惡夢、幻想、哭泣、食慾減退、堅持不見嬰兒、排斥有關嬰兒的訊息

(本篇個案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黃菊珍、吳庶深 (2008) 剝奪的悲傷:新生兒死亡父母親的悲傷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返回頂端